工作孩子兩頭忙?獨生子女不好管?現代社會節奏快?父母是最直接影響下一代的重要推手?!陡改傅钠犯瘛?[日]坂東真理子著宋佳靜譯中信出版社出版)是暢銷書《女性的品格》的續篇。該書提出了現代父母面對教育孩子問題時的66個解決提案,嚴謹、細致、寬容、理性,結合東西方教育理念和文化精髓,教你當稱職的現代父母。
一起唱歌,一起讀書
擁有孩子的喜悅之一,就是能夠追憶和重新體會自己已經漸漸淡忘的幼年時光。
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,便會不自覺地回想起自己在兒童時代……小時候,自己也把這樣無聊的東西當成過寶貝呢!我也喜歡過這本書!……哦,我也喜歡在積水塘里啪嗒啪嗒地走!
把自己童年喜歡的歌唱給孩子聽,會想起自己曾經年輕的父母。和孩子一起唱喜歡的歌吧。唱給嬰兒的搖籃曲,不僅能帶給孩子安全感,而且能讓父母的心情變得非常溫柔平靜。與CD或者錄音機相比,父母自己的歌聲更能傳遞溫暖的感情。
現在,對孩子的樂感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,很多父母認為“孩子如果聽著五音不全的歌聲長大,將來也會變得五音不全”。其實,就算稍微有點跑調,爸爸***歌,對孩子來說還是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。高興的時候,喜悅的時候,一起和孩子唱歌吧?,F在唱給孩子的歌,將來也許會由孩子再唱給孫子,代代相傳下去。
讀書也一樣。
孩子一開始讀書,就會要求一本書反復讀好幾遍。父母有時候會覺得很疲憊,有時候會沒時間,沒空陪孩子讀書,但只要能擠出一點時間來請一定滿足孩子的小愿望吧。家務就先往后拖拖,自己想讀的報紙和書包先放一放,因為和孩子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,多說也就寥寥十幾年,逝去便不會再來。這段時光的寶貴,在自己全身心投入養育孩子的時候一般察覺不到,往往過后才能深有體會。
我自己也是,養育大女兒的時候,剛剛參加工作不久,完全沒有余力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光(這點也是我人生中的痛心事之一)。但是,我的母親非常關愛我的孩子。雖然她年紀大了,常常會覺得體力不支,但還是極有耐心地一遍一遍給孩子們讀書。我覺得應該是托母親的福,才有女兒們的今天。CD和錄音機完全無法代替父母或者爺爺奶奶育兒時的朗讀。
更別提電視、錄像機和游戲機了。別讓這些機器來替你照顧孩子。電視節目非常有趣和刺激,但如果孩子習慣那種過度的感官刺激后,會形成“大腦污染”的中毒狀態,有可能變得不會獨立思考、沒有忍耐力、容易發怒。
我們需要設立一些家庭內部的規矩,比如規定孩子必須和家長一起看電視,或者規定節目結束之后馬上關掉電視等。最重要的是盡力劃出一塊時間,使父母和孩子每天一起唱歌一起讀書。
一天只有24個小時。孩子樂意和父母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也不過10年左右。盡量縮短自己泡在那些無聊聲音和信息里的時間吧。
不依賴孩子
孩子對父母的絕對依賴到幾歲為止呢?
抱在懷里喂奶的嬰兒、一看不到媽媽就哭鬧不停的幼兒、拉著媽媽衣角在外面散步的兒童,關于孩子成長的每個時期的記憶都會深深印在父母腦海里。對父母來說,無論孩子長多大,20歲也好,30歲也罷,孩子終究是孩子。
只不過,現實是完全不同的。孩子真的會長大。
正因如此,在和孩子相處的日子里,父母要盡量不留遺憾地關愛孩子。但無論愛有多深,都不應該把孩子永遠庇護于自己的翅膀之下。父母要隨時觀察孩子的成長趨勢,為孩子獨立、自立做好準備。
在父母的潛意識里,被孩子依賴是十分開心的事。特別是沒有自己的生活目標,除照顧孩子之外無事可做的父母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。而且,父母潛意識里會害怕孩子自立,不再需要自己。
嘴上說“我不在的話,他們什么都做不了”的父母,其實在精神上特別依賴孩子。如果父母抱有這樣的態度,孩子到多大都無法自立。父母首先需要離開孩子。
為了能離開孩子,父母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,逐漸擴大自己的活動范圍和興趣范圍。要使孩子自立,父母首先得自立。